

摘要:我國正處于社會改革非常重要的時期,各種社會問題不斷地暴露出來。一些社會問題由于積累的時間過長,以及牽扯的利益較多,短時間內難以被有效解決。一些社會問題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,得以廣泛與迅速地傳播,成為群體性事件發生的誘因之一。各種群體性事件對政府的處理緊急事件的能力進行了考驗,同時對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帶來了挑戰。
群體性事件,是社會矛盾不斷聚集并最終爆發的體現。不僅對政府管理提出要求,還影響了事件間接與直接參與者的生活。事件發生初期,帶來的社會影響程度處于可控階段,隨著人們內心的暴力情緒不斷爆發,最終導致事件的影響程度升級,加大了公眾對政府工作的不信任和不支持的程度。反之,政府迅速和穩妥地處理群體性事件,可以增強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,穩定人們的情緒,促進社會穩健地向前發展。
伴隨著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歷程,群體性事件的發生頻率和影響程度也不斷地在擴大。“在群眾對行政部門缺乏信任、關系緊張的背景下,一旦遇到事件,哪怕再小的事件,就會點燃群眾的對立情緒。[劉申輝.群體事件維穩對策探討. 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.2011年1月中第315期:212-213]”國內外學者和政府部門對群體性事件都作了較為深入的探討,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體系和研究思路。本篇論文主要根據國內外學者探究的基礎上,分析我國目前出現的各種群體性事件特點,探究事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,最后提出解決群體性事件的可行性對策。
關鍵詞:緊急事件;社會矛盾;對立情緒
目錄
摘要
Abstract
1引言-1
2群體性事件的內涵與特征分析-1
2.1群體性事件的內涵-1
2.2群體性事件的特征分析-1
2.2.1參與者以人們的自發性為主要特點-1
2.2.2規模和影響范圍較大-2
2.2.3事件發生反映不同的心理狀態-2
2.2.4群眾的直接利益訴求較為明顯-3
2.2.5群體性事件帶來了社會危害較大-3
3群體性事件產生的原因-4
3.1人們對公平與正義的追求更加渴望-4
3.2各種社會問題集中爆發-4
3.3部分地區的群眾表達利益訴求的有效方式較少-5
3.4政府對官員的行政監督機制不完善-5
3.5暴力執法現象比較嚴重-6
4解決群體性事件的對策探析-6
4.1政府權力為社會公平服務-6
4.2建立健全民意訴求機制-7
4.3政府加強信息公示制度建設-7
4.4監督預警與積極面對問題-8
4.5公職人員盡可能避免使用武力執法-9
致 謝-10
參考文獻-11